这个没有施工图的团队,如何“轻松”改造城中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筑一事 Author 希希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2016年,还是北京大学在读生的黄彬凌和袁振宇,带着玩儿的心态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将校园一块废弃的角落改造成雨水花园。这次改造很成功,没花一分钱,几人觉得有趣的同时还很有收获,便创办了北大校园公益营建社。营建社迅速吸纳了几百个感兴趣的同学,随后陆续在校园开展更多营造实践,包括他们在未名湖畔自主设计运营的“草图”咖啡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栏目信息
毕业过后,黄彬凌和袁振宇沿用了咖啡厅的名字,将创业团队命名为草图营造。
2020年,草图营造改造了深圳龙华区被称为全国“第一个社工村”的大和村,让一个城中村成功华丽转身,成为社区营造、社会治理领域收获颇多关注的典型样本。因为这次实践,从高校进入社会不久的草图营造也成功出圈。
“如果你们觉得现在的不好,
那就给个好方案。”
城中村一直是城市老大难的问题,而深圳龙华区的城中村数量高达372个,大和村是其中之一。如何做好城中村的社会治理,龙华区民政局和观湖街道办一直在做“软硬兼施”的探索。2018年,村里的一栋民房经过改造变身为社会工作服务站,十余家社工机构、上百名社工相继入驻大和村,为居民提供服务、开展专业实践,大和村也因此被大家称为“社工村”。
随着社区营造的呼声增多,当地政府也想尝试通过社区营造来改善大和村。机缘巧合下,草图营造受到了邀请。
鸟瞰大和村
草图营造充分调动居民、社工参与,成为村里的一份子。驻村半个月的时候,遇到了大和村城中村综合整治,针对现状他们提出了不少问题。当地政府领导就说:“如果你们觉得现在的方案不好,那就给个好方案”。为了“给个好方案”,草图营造从社工站对面还未定下设计方案的一面墙开始做设计,随后“放得开”的领导被他们的方案打动,干脆提供给他们更多自由度,墙下的整条街都交给他们施展。
调研了解社区生态是社区营造的第一步。草图营造分别和政府领导、居民、社工组织、社会创新专家等多方主体开会交流。最有意思的是和居民的沟通,被请来的居民不是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下完成任务,他们在图纸上用笔和彩纸画出自己的生活区域,然后用模型在地图上“搭建房屋”。在边聊边玩中,居民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让草图营造更加了解大和村。
大和村观湖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邀请居民制作故事模型
最终,草图营造“盯上”了社工街。针对村中缺少公共区域的问题,以及整条街不同区域和居民的生活特点,他们“因地制宜”,和社工一起联动居民参与,以共建共创共享的方式,设计出具有场景感,兼具个性和主题的沉浸式社工服务场景。
社工街设计图
事实上,相比设计,光是为了“腾出”社工街,草图营造就费了很多脑筋。原来的社工街挤满了私家车,当地居民“偷懒”,已经习惯了将车停在楼下,而不是公共停车区域。在黄彬凌的社区营造笔记中,他回忆到,当时为了让大家配合,社工陪着草图营造带着方案一家一户沟通、讲解愿景,才成功清空街区。
他说:“最后,一条停满车的街道变成复合开放空间,线性雨水花园让土地呼吸,无车的环境让孩子可以自由奔跑,无障碍设计让婴儿车和轮椅畅通无阻,整条街道变成随处可坐下来交流的城中村户外客厅。”
社工街改造过后
威威乐园、美丽花圃、脑友记
社工村老少咸宜
如何让一条街道同时串联起不同年龄、身份、职业、性别的人群,草图营造花了不少心思。在儿童空间被忽视的当下,社工街专门剖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亲子空间:威威乐园。
乐园选址并非任意为之,而是专门选取了一家孩子们常去的糖水铺小院;空间设计也并非草图营造全程主导,而是让孩子们做主,发挥创造力。
威威乐园设计工作坊
草图营造开办了设计工作坊,一共招募到近20个城中村的孩子一起做设计。先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再在设计师的带领下,以绘画、贴纸的方式构想“设计”,最后孩子们以“水”“儿童”“植物”和“展示”为主题创作出各具特色的贴纸花园,并且提出了雨水收集、烟囱变成长颈鹿、更多游乐设施等有趣创意。
最后的糖水铺小院形成一个富有童趣的公共空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威威乐园
不仅为儿童考虑,也为妇女考虑。他们还在街里设计了一个美丽花圃,区域以women、home和me三个单词标志划分出主题空间。
平日里,美丽花圃、旋转座椅可供女性交流聊天、互诉家常,妈妈也可以带孩子来这里阅读。
为女性设置的美丽花圃
不过最令人感动的是,社工街还为老年人营建了友好场所:防诈骗电话亭和防AD(*阿尔茨海默病)的“脑友记”。
他们利用了一面墙来做设计,8个彩色电话机挂在墙上,接听时里面会放出声音。录音里面收集了各个年代和最新的诈骗电话,通过接电话,人们被代入诈骗场景,通过有意思的互动让大家“主动”学习防诈骗知识。
防诈骗电话亭和防AD的“脑友记”。“防诈电话亭”新年期间变成“乡音电话亭”,邀请来自不同省市的留深建设者用家乡话留下几句祝福,8部电话8种乡音,每次让接听的人都涌起乡情。
不仅墙上得到利用,墙下也得到开发。黄彬凌介绍道,脑友记为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晒太阳的场所和回忆往事的空间。
社工们在这里可以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各类活动,激发老年人动手动脑能力,老人们日常制作的手工艺品也会在这里展示。而休息座椅还具备测体重的功能,附近的人能听到体重计的报数,起到关爱老人身体的作用。
大和故事墙、星空瓶盖墙
社区营造可以这么好玩
通过空间的设计,草图营造为村子注入新功能,也回应着这里曾经的历史。
最“打眼”的是大和故事墙。故事墙以本地真人真事为题材,生动再现了人们的生活和故事。黄彬凌提到了里面记载了大和村社区老书记曾经在这里奋斗、建设大和村的青春岁月。
上:大和故事墙:下:奋斗年轮
草图营造以低成本的方式改造了老书记的院子。树下的“奋斗年轮”彩绘标示出老书记人生历程的重要节点,每次有人参观他总是带大家到树下小坐,指着地上的日期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周围还设置了一面党史学习墙、一面老照片墙,不仅美化了空间,还为老书记讲故事营造了独特的氛围。黄彬凌说:“社工街建造之前,老书记总是一个人跟他的猫待在家里,改造完成后,在街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主动打理照顾门前的花草,和大家热情打招呼。”
如果说以上的空间是为某类人群特定设置,那么星空瓶盖墙则将所有人“一网打尽”。
星空瓶盖墙
星空瓶盖墙背后原本是烧烤店旁自建房的杂乱墙面,粉刷后成为人们可以自行创作的墙面。
这是一面具有粘性的墙面,用过之后的瓶盖可以粘在上面,大小颜色不同的盖子,可以在墙上拼出美丽的图案。各社工机构党支部和居民志愿者会发动亲朋好友一起收集瓶盖,累计捐赠近万枚废弃瓶盖。画面上有带有本地文化属性的客家碉楼和老屋,也有斑斓的幻想星空,呈现出一面好看好玩有故事的墙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热情的居民
贴瓶盖的游戏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有人专门去周边废品回收站打听消息收集瓶盖,过路的收废品大叔也被人拦下“索要”瓶盖,还有人把家里的洗衣液盖子、饼干盒盖子都拿来……有一些瓶盖有抽奖二维码,中奖的瓶盖会被带走,给新瓶盖留出位置。因而星空瓶盖墙时时都根据人们的创作发生变化。
整条社工街的设计在这里不能一一介绍完。其实设计是第一步,如何在空间里持续注入内容显得更为重要。在设计完成之后,社工村后续也进行了很多活动,让不同的人群参与进来,共同建设、营造大和村。黄彬凌说:“我认为,社区营造的关键是参与,参与不在人数的多少,在于全过程参与的深度。至于难点,是如何实现可持续。”
这次营造也对人们产生了改变。威威乐园糖水店的老板娘在社工的支持下成立了公益商家联盟,她本人也考起了社工证;附近小区的几位妈妈将村里的几栋老房子租下,改造成“益群社”、“益学社”,一群公益人组建合作社,在这里让孩子体验暑期做咖啡、共享厨房、书屋、琴房等,这些空间在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同时还成为村里的公共客厅。
上:三省理发巷:下:读书巷
社工村激活了曾经的城中村,引发了较高的关注度,曾经不接受的居民慢慢一起参与社工街的活动,走出家门与邻里、社工互动……这是草图营造当时没有想到的。
作为一个专注于参与式设计与营造的专业团队,草图营造设计的内容除开这里的社工村,还包括校园营造、城乡社区营造、参与式城市更新。黄彬凌说:“其实我们的主创团队除了毕业于北大景观设计专业外,还有电影、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的伙伴,是一支跨学科队伍。我们的期望很简单,立志用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认真解释起之所以叫“草图”的原因。他说,“草图”是“野草疯长的图书馆”的意思,前者代表真实世界,后者则代表知识,而草图,连接着他们的感知与想象:“我们沿用了草图的名字,草图是设计师表达思想的最初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从营造的工作流程来看,我们直接带公众做营造,是不需要施工图的,所以有了想法(*草图(Sketch)的英文释义也有简要想法的意思),就去行动(*营造Action)。”
正是在行动中,草图营造的社区营造探索出更多实际可行的方法。
主编:牧之、鹤鹤
编辑:希希
撰文:希希
摄影:均由草图营造提供
校对:坦柔
设计:颖丹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北京林业大学2019级梁希班课程作品展丨鼓楼外大街城市广场设计+菜市场改造
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丨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7级课程设计:循环综合城市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2019级课程设计:社区中心组群规划与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8级课程设计作业 | 逆向迭代——五联西苑的有机更新
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21WIP(Work In Progress)展
UCL Bartlett 优秀建筑作品 | 以色列城市构想-通过水资源管理促进和平
UCL Bartlett 优秀作品 | 非考古学手册The Manual to Un-Archaeology
AA建筑作品集 | 城市的权利 Right to the city
AA DRL 建筑作品赏析 | CHRYSALIS 蛹(创业和发展科技公司的孵化器)
AA RIBA Part II 项目分享-以韧性之名:建筑版“人民的名义”
AA建筑项目分享 | 具有地质意识的建筑设计方案到底好不好?
谢菲建筑RART 2作品分享 | 分裂的城市“麻烦代名词”如何用建筑手段治理?
STUDIO成果分享 | 纪念性景观 Memorial Landscape- Poetic
2. 研究生作品
高校录取项目赏析
UPennxTUDxNUS录取 | 治愈底层生活中被遗忘的场所
UPennxTUDxNUS录取 | 拯救来自世界尽头的岛屿——基里巴斯
TUDxUMichxCMU 录取 | Beyond the visible,空间权力的寓言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向海而筑”佳兆业国际乐园生态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漂浮的蓝洞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清园春韵---“新宋潮“特色文旅体验中心设计
Q-City品质城市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唐山)三等奖作品:深夜食堂-模块夜市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银色田茂 情动预愈--全龄友好的村落式银发小镇再塑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生活与生鲜——平疫结合的菜场改造:东南大学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围墙5.0——健康社区神经末梢: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 | 移动城堡——平疫结合的疗养院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 城市设计竞赛街区更新设计项目作品展示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科索沃普里什蒂纳体育馆(PRISHTINA SPORTS HALL)设计竞赛
Alison Brooks Architects 赢得剑桥霍默顿学院入口建筑与图书馆设计竞赛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深度解读——衍聚-倚巷折坊(10°空间)
舒适谷(Coziness valley)国际竞赛获奖作品—Moving Fish Park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深度解读——迷宫城市(骆肇阳)
2021普利茨克奖得主LACATON&VASSAL曾经的广州博物馆投标文本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麦稞作品 | 露香园·缘起:交互影像下的“园”中传奇“顾事”
森林Park+,共享垂直校区 | 重庆柏溪校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方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最不可思议”的建筑
DA!作品《引力的影子》落天长江文化艺术周,以艺术之名 “还重庆以蓝天”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设计师项目:
高田浩一新作:上海太阳能树市场,32棵太阳能“树”供电的有机建筑
MUDO 孙树瓅:当你运气不太好的时候——两个以退为进的设计故事
杨东子:疫情下的设计思考——MILESTONE里程碑|广设学院新春巨献